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票证”这两个字,现在人们的理解:“票”——应该是钞票、邮票、电影票、门票等等;“证”——应该是身份证、选民证、工作证、学生证等等。总之,在现在的人们看来:“票”是代表价值的;“证”是证明身份的。现在只要有钞票,就可以买各种“票”。只要是公民,就理所当然的有各种“证”,来证明你的身份。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时代,特别是1960年—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的人们对“票证”的认识,和现在是不完全一样的。那时的“票证”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那时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票”和“证”“票”就有:粮票、油票、布票、棉花票、豆腐票、肉票、肥皂票、糖票、煤饼票等等,以上这些票是按人定量每月(年)发放的,而且是定点供应的。还有一些紧俏物资的票,既不定量也不定时,如手表票、缝纫机票、自行车票等。还有逢年过节,根据物资的多少,临时发一些酒票、香烟票、香菇票、木耳票、粉丝票等。以上这些票是发给有城镇户口的居民的,这些居民也叫吃商品粮人口,农村户口的农民是没有这些票发的。
“证”主要的是购粮证和购货证。购粮证是和粮票同时使用,去粮站买粮食缺一不可。购货证主要是买盐(盐也是定量的每人每月1市斤),买火柴,买煤油等。购货证还可以购买临时分配的食品和生活用品,购货以后,要购货证上进行登记,以免重复。购货证也发给农民,农民凭购货证买盐和肥皂、火柴、煤油,以及其他由农村供销社,凭计划分配的一些少量的食品和工业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因此,粮票是最重要的票。粮票按年龄和工种进行定量。当时的粮食定量分得很细,比如:机关干部每人每月27市斤;区乡干部33斤;居民24斤;大学生33斤;中学生27斤;小学生22斤到24斤;儿童15斤;工人按工种:特殊工种45斤,重体力劳动37斤,一般体力劳动30—33斤,轻体力劳动27斤等等。在每个人的定量里包括熟食票每人2斤,用熟食票可以买大饼、油条、包子和饼干等副食品,可以去饮食店去吃面条和饭菜,也可以在省内流动使用,因此在当时熟食票是很宝贵的。如果出差到外地,要用定量的固定粮票,凭单位证明,到粮管所去换省内流动粮票和全国流动粮票。出差和下乡每人每天有0·25斤—0·5斤粮票补贴,到农村付给搭伙的农家1·25斤粮票。出差到食堂去吃饭,都要用流动粮票购买饭票后才能用餐。缺粮的农民使用农村粮票和农村购粮证。还有饲料票,专门供应畜牧场和少数的养猪专业户。对投售农副产品的农民,按不同的产品,进行粮食奖售,发给奖售粮票。就是对军队也使用“军用价购粮票”。部队凭此粮票,可以直接到任何地方的粮站去购粮,而且不用付钞票。由粮食部门凭此粮票向有关部门结帐。
油票和布票以及其他的票,也是很重要的票。这些票都是按人头发放的:油票每人每月0·25斤;布票每人每年3尺1寸;棉花票每人每年0·5斤;肉票每月1斤,1斤肉票可以买1斤鸡蛋;豆腐票每月3斤;肥皂票每月1块;糖票每月0·25斤。在1960年至1962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各种定量都进行了削减。比如:粮票每人每月减2斤;布票减到1尺8寸;肥皂票减到半块。其他用票供应的物资也不同程度的削减。总之,人们都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是当时人们追求的高档产品。由于数量实在太少,因此,很少有票发,一个单位一年当中只能发到一、二张票。发给谁?使当时的领导很伤脑筋,于是要大家发扬风格,互相谦让,或者照轮。有的单位实在分不下去,为了避免矛盾,就采取抓阄的方法,谁抓到就归谁去买。1962年我结婚时,爱人的单位分给她一张缝纫机票,买了一台西湖牌缝纫机,在当时它是我家最奢侈的工业品,现在还完好无损,成了我家的“传家宝”。遂昌中学的一位老师,当年凭票买的一辆永久牌自行车,直到如今还在骑。
逢年过节的副食品票,是发给单位的,居民和农民是没有的。虽然单位里的人有,但数量少得可怜:一张香菇票、木耳票,只能买1两。有时还有糕点票,也就是一张2斤。还有酒票和烟票也是逢年过节发一点,平时“烟客”和“酒鬼”只好熬瘾,或者抽旱烟和想办法搞一点酒精兑水喝。
有一年中秋节发月饼票,一张票2个月饼,农民也有。于是县食品厂连夜加班生产,用汽车运到各区乡的供销社,再由农民凭购货证购买。
由于当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票证,票证也就成了命根子,所以也就非常宝贵了。当时人们工资都不高,基本上没有多余的钱,但每家每户都从牙缝里,省下粮食,节余一些熟食票和流动粮票,以备急需。比如家里有了婚丧喜事,可以派上用场。亲戚朋友之间互相送礼包红包,除了钱还要包上几斤粮票,这是最体面的。因为有的人虽不富裕,钱也不多,但最缺的还是粮食。在当时粮票可以卖钱,可以换鸡蛋、换茶油、换布票等。所以粮票成了“有价证券”,虽然不合法,但有的人在暗地里还是这样做的。
票证的故事还有很多,为了一张票,有时人们争得脸红耳赤;为了一张票,有的家庭造成夫妻不和;甚至有的人铤而走险,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上一篇: 票证收藏技巧
下一篇: 粮票的收藏要点和价值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