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资讯 > 国外艺术新闻

“建筑梦想家”里卡多波菲辞世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来源:美术报

  据西班牙《先锋报》《国家报》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14日,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里卡多·波菲(Ricardo Bofill)在巴塞罗那逝世,享年82岁。

  提及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的名字,可能有些人还很陌生;但提及谷歌推出的经典手游《纪念碑谷》、电影《饥饿游戏》与剧集《鱿鱼游戏》,可能绝大部分的人都玩过、看过、听说过。事实上,这三部大热之作都与里卡多·波菲息息相关:他的早期代表作红墙住宅(La Muralla Roja)被喻为现实版的《纪念碑谷》,前段时间大热的《鱿鱼游戏》中的布景也是借鉴的“红墙住宅”。而他上个世纪80年代在巴黎郊区建造的反后现代主义作品巴黎住区(Les Espaces d‘Abraxas)建筑群,则作为《饥饿游戏:嘲笑鸟》里的反乌托邦城市意象出现。

  里卡多·波菲被喻为20世纪最激进的建筑梦想家之一,他在世界上40个国家有超过1000个项目,其中最著名的瓦尔登7号、夏宫、红墙住宅等项目展现了他革命性的城市与建筑设计方法。

  他讨厌成为潮流,拒绝自己的艺术成为某种流派,始终坚信着,地域和个人语言的结合才是自我建筑风格的本源。其工作室RBTA在声明中写道,波菲的作品“与语境相连,有着丰富的风格表达,体现了强烈的革新与探险精神。”

里卡多·波菲(1939-2022)
里卡多·波菲(1939-2022)

  波菲出生于1939年,是巴塞罗那一位建造开发商的儿子,母亲是很有主见的意大利人。年轻时的波菲曾是激进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反佛朗哥独裁统治者,以至于1958年先是在抗议游行中被捕,之后被迫从巴塞罗那建筑学院退学,远走瑞士,最终在日内瓦高等美术学院完成了建筑学业。1963年,波菲回到巴塞罗那,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开始了本土实践。他召集了一群不同专业的精英——建筑师、工程师、哲学家、作家、社会学家和电影制作人等等,在巴塞罗那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Ricardo Bofill Taller de Arquitectura (RBTA),一时间拥有很高的声誉。

  在职业生涯的实践中,波菲既多产更多变。从欧美发达国家到亚非发展中国家,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从作为大都市门户的机场、剧院、校园、企业总部、奢侈品牌商店、酒窖到社区体育设施、图书馆和普通住宅,建筑类型、标准无所不包;从现代乡土到当代高技,从后现代到极简……没有固定的风格,只有持之以恒的因人、因时、因地而变的原则。

RBTA成立初期各种身份的成员们 ©RBTA
RBTA成立初期各种身份的成员们 ©RBTA

  瓦尔登7号

瓦尔登7号鸟瞰 ©RBTA
瓦尔登7号鸟瞰 ©RBTA

  1970年,波菲设计完成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甚至也是西班牙当代建筑中最具实验性的作品之一 ——建于巴塞罗那郊外的瓦尔登7号住宅区。

  项目建成于1975年,是一座包括446间公寓的集合住宅。这些公寓分布在18座异形高塔之中,高塔最高有16层,屋顶设有天台花园和游泳池。高塔们彼此相连,如同一片人造的混凝土森林,形体中间围合了7个中庭。中庭皆没有覆盖,像一个个夸张的幽深天井,直指天空。由于复杂的公寓构成方式,不熟悉的人会觉得整座建筑就是一座垂直向上的迷宫。

高耸的中庭  摄影:杨天周
高耸的中庭  摄影:杨天周

  RBTA工作室

La Fabrica外观 ©RBTA
La Fabrica外观 ©RBTA
La Fabrica外观 ©RBTA
La Fabrica外观 ©RBTA

  在瓦尔登7号的旁边,坐落着RBTA工作室的总部La Fabrica。这里以前是一座废弃的水泥工厂,由30个水泥筒仓和放置大型工业机器的房间组成,1973年,波菲发现这里后,决定对这个前工业园区进行改造,最终历时两年完成。

  改造后的La Fabrica是一个集工作、集会与居住为一体的综合体,外观如同神圣的庄园——巨大的水泥建筑高耸入云,外表被各种层次分明的植物所覆盖。建筑四周和屋顶郁郁葱葱的植物让原先冰冷的混凝土结构显得更加人性化。而在内部空间,波菲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先的结构,同时加入一些加泰罗尼亚传统建筑的元素,如细长的拱形窗口,将巨大的圆柱筒仓转变成充满阳光的办公室。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La Fabrica室内 ©RBTA

  红墙住宅

左为红墙,右为夏宫 ©RBTA
左为红墙,右为夏宫 ©RBTA
红墙住宅,1963年 ©RBTA
红墙住宅,1963年 ©RBTA

  相比之后波菲以法国为基地的二十多年的建筑实践,以及2000年后重回西班牙的当代建筑创作,瓦尔登7号、红墙与夏宫三栋住宅是更能纯净体现波菲地域情结与超现实主义设计手法的经典之作。

  特别是在最后成形的红墙住宅中,波菲的建构思路更加成熟。他在整栋建筑的形态中设置了多重隐喻。其中,建筑平面映射的是古典的希腊十字,外部坚实的形体与穿插于内天井的楼梯、平台、连桥的空间体验,参照了通常都建在地中海边岩石峭壁上的北非要塞,而采用精确几何体与浓烈色彩的设计手法,彰显的则是典型构成主义实践。这种有些离奇的原型组合与重构设计方法,加之不停变幻的自然光线的配合,使一栋日常居住建筑,生出能与山海对话的能量,继而成为波菲意欲呈现的梦幻家园。


 

 

 

 

 

 
红墙住宅  图源:gestalten
红墙住宅  图源:gestalten

  巴黎住区


 
巴黎住区(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巴黎住区(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波菲的建筑语言在1980年代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从早期的乌托邦式实验变为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结合,充分借鉴文艺复兴、巴洛克的风格,尤其体现在这期间他在巴黎周边设计的住宅项目上。

  Les Espaces d‘Abraxas建筑群是波菲在巴黎郊区设计的一个住宅项目,它由3栋单体建筑组成,分别是“Le Palacio”“Le Théâtre” 以及“L’Arc”。“Le Palacio”是一座18层的高密度公寓,一共有441个单元;“Le Théâtre”是半圆形的公寓,一共有130个单元;“L’Arc”则位于两者中间,看起来像是一座单独矗立在中心的拱门,只有9层共20个单元。项目意在成为居住新区所在地的标志性建筑,具有纪念性与象征性意味,因此波菲采用了许多巴洛克式设计手法,为建筑带来强烈的仪式感。


 

 
巴黎住区(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巴黎住区(Les Espaces d‘Abraxas) ©RBTA

  波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最终促使我成为建筑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的幽闭恐惧症,我必须做点什么来逃离它,而建筑能够生产空间;二则是我想要永生。” 从这句话中,应许能够窥探到波菲建筑之灵魂的模样吧。

 




上一篇拥有3600年历史的吉尔伽美什石碑将有望回到伊拉克

下一篇威尼斯双年展乌克兰馆筹备暂停 恳请全球同行声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童话故事网  中小学生作文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高考季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天赋教育研究  天赋邂逅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茶艺文化网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现代家庭教育  网络营销传播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故事河  戏曲文化网  幸福教育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文化艺术传播网  趣搜搜  世界休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