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10年来,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肉蛋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化,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的饭碗越端越稳、吃得越来越好。
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富民乡村产业,构成了大农业的基石。近年来,农业各产业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实力日益强大。
种植业五谷丰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3657亿斤,亩产达387公斤。水稻、小麦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100%,玉米超过90%。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同时,通过大面积推广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水肥药利用率明显提高,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截至2021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2.4%,比2012年翻了一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比2012年提高30.8个百分点。
畜牧业六畜兴旺。党的十八大以来,“肉盘子”“奶瓶子”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养殖环境更好,肉品更优质,畜禽废弃物利用效率更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介绍,10年来,我国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国肉类产量比2012年增长6.1%,禽蛋产量比2012年增长18.1%,乳品市场供应充足、种类丰富,保障了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食物安全。同时,机器换人步伐加快,养殖主体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9%,比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渔业年年有鱼。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占全世界养殖产量的60%以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表示,2021年,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7.36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约占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的三分之一。10年来,循环水、稻渔综合种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物联网养殖设备、大型深海养殖装备不断涌现。如今,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60%,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充盈市场,人们在吃鱼上有了更多选择。
富民乡村产业节节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民乡村产业呈现业态互促互进、产业互联互通态势,取得长足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389元增长至2021年的18931元,增速连续10年超过城镇居民。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下降至2.5∶1,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稳步缩小。工资性收入成为最大来源,经营性收入巩固增收基础,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潜力,转移性收入托起厚实保障,“四驾马车”拉动农民增收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牧主产区优势巩固
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省份有不同的农业基础和产业条件。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现代农业的区域结构日益完善。
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10年来,黑龙江多种粮、种好粮,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粮食总产量达1573.5亿斤、占全国的11.5%,10年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1.47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国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农业振兴的主攻方向,黑龙江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8800多万亩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培育了北大荒、飞鹤、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品牌;大力建设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
青海是重要的畜牧业大省。10年来,青海优化区域布局、改善基础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农牧区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不断凸显。青海着力打好“高原牌”“有机牌”“绿色牌”“富硒牌”,绿色优质特色凸显,生态有机成色更足;40万吨食用农产品实现带证上市,超400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现质量安全可追溯;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品925个,建成有机枸杞基地20万亩,有机枸杞认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1亿亩,成为全国取得草地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
河南是重要的农牧业大省。10年来,河南持续打好粮食生产这张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600亿斤左右。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猪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打造“中原农谷”;同时,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达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国人粮仓”“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四川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生猪出栏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天府粮仓的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过10年努力,四川粮食年产量达716亿斤,10年增加62亿斤,新增产量可供1700万人吃一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5000万亩,约占国土“三调”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进一步夯实全国三大育制种基地地位;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布局了75个优质稻基地县、20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48个油菜大县,打造了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
“三农”各领域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生产,还要有与之关联的现代化的各领域各要素。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领域各要素加快发展。
各地加快农业转型,农业品牌蓄积勃发。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主体2.8万家,产品超过5.9万个。比如,江西萍乡上栗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构建“山上油茶、山腰养羊、山脚养兔”的立体农业模式,经过10年的努力,上栗县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121家种植大户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有44种被认证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各地建设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接二连三”。土灶、柴火、铁锅、炊烟……这样的乡村风景画,近年来在浙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频繁上演。双林镇发展休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为主题,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小镇、美丽河湖,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释放农旅融合活力,当地出台扶持政策,打造稻虾旅游综合体,创建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2个、2A级景区村庄9个、3A级景区村庄4个,实现全镇景区村庄全覆盖。
各地发展农产品电商,“数商兴农”深入推进。近年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快发展。比如,美团买菜推出“本地尖货”品牌打造计划,让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更快地从田间走向餐桌,助力农产品上行。美团买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大优质农产品源头直采,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让更多农产品对接大市场,助力农产品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过去10年,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展望未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国农业的动力动能将更充沛,新产业新业态将更丰富,农民的钱袋子将越来越鼓。 (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下一篇: 农村土地承包再延30年试点逐步扩围,有偿退出机制仍待破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