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书画大师、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谢稚柳(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江苏常州人。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
  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全国古代书画鉴定小组组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等,编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等。

  人物简介
  谢稚柳,江苏武进人。少年时从师学习古诗文辞。曾任中央大学教授。
  在书画鉴定上,初与张珩(张葱玉)齐名,世有“北张南谢”之说,张是中国书画鉴定集大成者但英年早逝。后,谢稚柳、徐邦达和启功三人齐名,时人多以“艺术鉴定”目谢,以“学术鉴定”目启,以“技术鉴定”目徐。然鉴定之事非一偏可得全也。谢先生生平或得大千居士颇多也。

  人物生平
  谢稚柳(1910-1997),江苏常州人。早岁从钱振学画,十九岁时倾心于陈老莲画风,后又直溯宋元,1930年起追摹陈洪绶绘画。
  194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1942年与张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艺术,写成《敦煌艺术叙录》、《敦煌石窟集》等书。四十年代曾在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被聘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编纂。1956年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会委员。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上海文管会副主席,上海博物馆顾问,当选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长于中国书画史及书画的鉴别。1962年参加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中国书画鉴定组,赴京、津、沈等地阅书画万馀。1983年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次年开始全国性的书画鉴定工作。兼擅花鸟、山水画。
  《竹篱图》入选第二届全国美展;《莲塘(脊鸟)鹆》、《茶花山鹊》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草原牧歌》等藏于中国美术馆。1962年于北京举办个展,1981年后多次与陈佩秋联合举办书画展。出版作品有《谢稚柳画集》数种;编辑有《唐五代宋元名迹》和《燕文贵、范宽合集》与《董源、巨然合集》及《梁楷全集》,著有《敦煌石室记》和《敦煌艺术叙录》与《水墨画》、《鉴馀杂稿》;诗词集有《鱼饮诗稿》和《甲丁诗词》等。
  张大千于1964年的题诗评价谢稚柳作品《槲树啼猿》:
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啼猿怨未申。
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
  张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称一世之雄,可是在他心里,能和自己在画艺上颉颃雁行,并驾齐驱的,恰恰为这位“柳弟”。三分割据又为何人?放眼望去,没有人选。在倾盖相交之间,在生死契约之后,昔年莫高窟前万里流沙,青城山里满目青葱,映照着他们敲诗联句、论画谈书身影。大千豪迈、稚柳温婉、这样一对、异姓兄弟,平分画坛的天下。 从黑白印刷图版中只能依稀窥探出元人的遗韵,真迹一旦赫然在目,难免有种望外愉悦。画面从左上角纵横伸开的两枝树干,几组阔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拙朴。一只黑猿舒展双臂攀援树中,是易元吉画中精灵。深厚繁复点染,凝练沉稳勾勒,似乎比张大千的纤巧更贴近古人灵魂。画中题双款,书法已经逐渐脱开陈老莲瘦硬古拙,变得丰腴与端庄起来。戊子年的题款说的是关先生北游回归后,特地把此幅赠送的原委,另一种说法是关家弄璋之喜贺礼。自己得意力作,随赠朋好、活得如此洒脱,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从潇洒谨严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徜徉在烟云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恋着雾合烟围荷塘月影、红叶经霜和芙蓉沐雨、幽兰吐芬及梅竹斗寒,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人小词一样隽永脱俗,看久了,觉得满身的尘嚣都为其涤荡扫除。
  “君子竹,丈人石,题罢还君意不得。此卷长留天地间,从教举世重颜色。”沈尹默的题诗和他的字一样,时时刻刻不忘晋唐风规。他真的是画中解人,似乎早就看到意气风发的小谢,日后叱咤风云身影。的确,这位江南烟雨孕育才人,在千载传承的笔墨里,觅得了典雅蕴藉精魂。
  淡墨轻烟写远山、苍茫咫尺相与看。他早年画作,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情味。对于徐熙落墨法迷恋,使得他画风一变再变,最后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老作江南落墨人,
  步入晚境谢先生水墨越发波澜荡漾,色彩越发其缤纷浓丽,苦篁斋里清新明媚的小桥流水,变成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去。
  “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老人回顾平生总结,也是其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真知灼见,为后世学人开启门径。
  1997年6月1日,著名书画大师谢稚柳逝世。

  艺术特色
  张大千1964年的题诗评价谢稚柳作品《槲树啼猿》:“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啼猿怨未申。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张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称一世之雄,可是在他心中,能与自己在画艺上颉颃雁行,并驾齐驱的,恰恰是这位“柳弟”。三分割据又何人?放眼望去,没有了人选。在倾盖相交之中,在生死契约之后,昔年莫高窟前的万里流沙,青城山中的满目青葱,映照着他们敲诗联句、论画谈书的身影。
  谢稚柳画作大千豪迈,稚柳温婉,这样一对异姓兄弟,平分了画坛的天下! 从黑白印刷的图版中只能依稀窥探出元人的遗韵,真迹一旦赫然在目,难免有一种望外的愉悦。画面从左上角纵横伸开两枝树干,几组阔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一只黑猿舒展双臂攀援树上,是易元吉画中的精灵。深厚繁复的点染,凝练沉稳的勾勒,似乎比张大千的纤巧更贴近古人的灵魂。画中题双款,书法已经逐渐脱开陈老莲的瘦硬古拙,变得丰腴端庄起来。戊子年的题款说的是关先生北游回归之后,特地将此幅赠送的原委,另一种说法是关家弄璋之喜的贺礼。自己得意的力作,随赠朋好,活得如此洒脱,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从潇洒谨严的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徜徉于烟云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恋着雾合烟围的荷塘月影、红叶经霜、芙蓉沐雨、幽兰吐芬、梅竹斗寒,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人的小词一样隽永脱俗,看久了,觉得满身的尘嚣都为之涤荡扫除。“君子竹,丈人石,题罢还君意不得。此卷长留天地间,从教举世重颜色。”沈尹默的题诗与他的字一样,时时刻刻不忘晋唐的风规。他真的是画中解人,似乎早就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小谢,日后叱咤风云的身影。的确,这位江南烟雨孕育的才人,在千载传承的笔墨中,觅得了典雅蕴藉的精魂。淡墨轻烟写远山,苍茫咫尺相与看。他早年的画作,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的情味。对于徐熙落墨法的迷恋,使得他的画风一变再变,最终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老作江南落墨人,步入晚境的谢先生,水墨越发波澜荡漾,色彩越发缤纷浓丽,苦篁斋中清新明媚的小桥流水,变成了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去。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老人回顾平生的总结,也是他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的真知灼见,为后世学人开启了门径。

  艺术成就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谢稚柳孜孜不倦,精耕细研,广泛探求,锲而不舍地攀登艺术巅峰,在诗、书、画、考证、鉴定、研究等领域中成就卓着,鼎足当代他天资聪敏,幼承庭训,受业名师,习经史诗文,醉心丹青,热衷古画观摩,融会古法,自成风貌。绘画方面工花鸟、山水、人物,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清丽静穆,曲尽其妙。晚岁更创“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别具一格。书法方面,清秀飘逸,风姿奇丽,潇洒出尘,气势恢宏。诗词造诣深邃,诗画交融,格调天成,清新可诵。学术研究,治学严谨,范围广泛,涉及古书画鉴别、美术史研究、作品赏析、史料整理编辑等,尤其是在书画鉴定方面,贡献更为卓着。 谢稚柳-自幼天资聪颖,其师钱名山为当地名流,其兄谢玉岑以诗驰誉江南,并能书善画,谢稚柳自幼受到熏陶。20岁始便经常出入中央博物院看画,并与兄之好友张大千过从甚密,这是他鉴定历程。
  谢稚柳书作的一个起点,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并且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和鉴定。他所结交的人物都是书画界和鉴定界名流,除张大千外,还有吴湖帆、张伯驹、章士钊、于右任、沈尹默、徐悲鸿、容庚、商承祚、于非暗等,在他的艺术历程中起着无形的作用。36岁时结识张伯驹是他鉴定的一个转折点,因为张氏收藏颇丰,又精于鉴定。41岁时,上海文管会成立,聘请他为编纂,此终身一大转折,须知中国历来没有鉴定专门学校,像谢稚柳这样半途出家,便是难得的鉴定天才了。他从此便以鉴定知名。53岁时,国家文物局组织书画鉴定小组成员,对全国各地所藏古代书画作全面系统的鉴定,跨越四省,往返半年,所见书画万余轴,在他一生的鉴定生涯中是件大事,就是在历代书画鉴定家中也是罕见的。

  画风
  谢稚柳的绘画,没有名师传授,属于自学成才。他初学明代画家陈洪绶,早年书画一副老莲作派,后由此上溯到宋代绘画,画风一变。继而又着力五代的董源、巨然,下行至元明清诸家,与张大千去敦煌考察后画风又一变。晚年研究徐熙落墨法,画风再一变,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此时对张旭书法产生浓厚兴趣,由学怀素、黄山谷改学张旭,书风也为之大变。他一生举办个人画展近二十次,在书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书画作品总是洋溢着才情,才情又支撑了他的自信,但同时隐藏着对传统理解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这种主观性和片面性导致他与徐邦达等鉴定家常有分歧。且不论分歧中谁是谁非,而由于各人知识面的局限和各执一偏,是产生分歧的原因,这一点基本是可以肯定的。

  鉴赏
  谢稚柳的鉴定艺术确是在创作中一步一步深化的。他的过人之处是着眼直达书画本身,绝对不会敲边鼓。早在1966年,他于香港《大公报》上连载《论书画鉴别》一文,这是一篇有系统的鉴定学论文,从传统的鉴别方法,讲到鉴别方法的论证,讲到辨伪,特别是在讲到对书画本身的认识一章中,
谢稚柳画作精论迭出,显示出艺术家对鉴定的敏锐观察力。他从笔墨、个性、流派诸方面来认识作品的体貌和风格。笔墨是形成书画的基本条件,也是形成书画风格的重要内容,更是鉴定书画的主要依据。他认为“首先在于笔,特征是笔的性格,笔所形成的形式,形式所产生的风格,三者是分不开的,三者的综合,是个性,也是时代性。”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反过来,从笔墨上也能看出时代风格。如谢稚柳在鉴定《游目帖》时,认为不是王羲之真迹,连唐摹本也不是,而是元人手笔,理由是《游目帖》的笔势与形体已具有赵孟頫的风格。他还能从某一画家的构图定式中点破天机,如对《茂林远岫图》的翻案就是靠此,认为绝非李成之笔,而是出自燕文贵,他举出传世的燕文贵的四幅画,《溪山楼观图轴》、《江山楼观图卷》、《溪风图卷》、《烟岚水殿图卷》,指出它与《茂林远岫图》的一致性。“试从山的形及其皴法,树木的形及其描法,水边的石及其铺陈,流泉的形及其墨的运成以及屋宇及其安排,无一不显示出一手的迹象”。特别是在上列四图中,都毫无例外地在水畔安排着华美的台榭楼阁,而《茂林远岫图》也作了同样的铺陈,这在宋代画派中是独特的表现形式,其实这就是“燕家景”的一大特征。谢稚柳创造性地提出“性格说”,认为鉴定的标准,是书画本身的各种性格,是它的本质,一个画家可以产生水准高的作品,也会产生低劣的作品,问题不在于标准高低、宽严,而在于书画本身的各种性格的认识,性格自始自终贯穿在优与劣的作品之中,基于此,谢氏对于书画作品出现特例时,即某一画家临时变换习惯性画风,或者是早年所作的不成熟样式等等,皆有可能不被迷惑,从而具有深邃的鉴别力。书画实践和他的望气性格使他的鉴定具有一种神奇性,王蘧常在《谢稚柳系年录》的序言中说:“君之鉴别古迹真赝,往往望气而知神遇于牝牡骊黄之外。鉴既定,如南山之不可移,人或不信,但久而后君言卒验,予曰君古迹之九方皋也。”对他的望气给予极高评价,所以从这点上看,谢稚柳是目鉴的天才。

  著述
  出版有《谢稚柳画集》数种;编辑有《唐五代宋元名迹》、《燕文贵、范宽合集》、《董源、巨然合集》、《梁楷全集》,著有《敦煌石室记》、《敦煌艺术叙录》、《水墨画》、《鉴馀杂稿》;诗词集有《鱼饮诗稿》、《甲丁诗词》等。

  谢稚柳简介
  谢稚柳(1910年—1997年),原名稚,字稚柳,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等,江苏常州人。
  他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成就卓著的艺术与学术大师。早年画风严谨,先从陈老莲,后取法宋元诸家,设色明雅,用笔隽秀。1930年起与张大千相过往,敦煌考察后画风又一变。晚年研究徐熙“落墨法”,墨彩相依,自成一格。1943年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解放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上海文管会副主席,上海博物馆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主席等职。
  1982年与启功、徐邦达等组成古代书画鉴定小组,对全国馆藏书画做整体鉴定。1983年任全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组长。谢稚柳作为海派艺术市场的一个典型代表,其本身的市场走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海派艺术精品的整体走势。在对谢稚柳作品市场情况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以前,笔者将自2000年至2010年的国内几家规模较大的艺术品拍卖公司的谢稚柳作品成交记录做出数据统计。从作品内容上分为花鸟、山水、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又对精品与非精品做出挑选,其挑选依据主要如下:
  作品分类
  1 山水画精品:早中年所作学仿宋人笔法的墨笔或青绿山水,品相完整,不限尺幅。或晚年所作“落墨法”山水,尺幅在8平尺以上, 8开以上册页及手卷,非应酬之作。
  2 花鸟画精品:早中年师法明代陈洪绶风格的花鸟画,品相完整,不限尺幅。或中年所作荷花及其他仿宋人精笔花鸟。晚年所作“落墨法”花鸟,尺幅在8平尺以上,8开以上册页及手卷,非应酬之作。
  3 谢稚柳人物画存世极少,且晚年以后未见人物画作品,故凡谢稚柳人物画皆可视为精品。

  作画风格变化原因
  由于谢稚柳自1964年全国第一次书画鉴定工作开始以后,便无暇于绘事,而后又在1966年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关进“牛棚”,隔离审查。1969年,谢稚柳因患目疾,于1970年3月,审查结束,准予回家。谢稚柳的目疾在1970年后经过治疗虽有所好转,但视力已大不如前。后又在对上海博物馆藏徐熙“雪竹图”的研究中,着力于徐熙“落墨法”作画,自此风格一变,这种前后风格的变化也同样反映在艺术品市场的价格中。因此,我们就将其作品以1964年为界,分为早中年和晚年两部分进行价格分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吴作人

下一篇赵望云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童话故事网  中小学生作文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高考季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天赋教育研究  天赋邂逅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茶艺文化网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现代家庭教育  网络营销传播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故事河  戏曲文化网  幸福教育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文化艺术传播网  趣搜搜  世界休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