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前沿 > 艺术观察

疫情催生博物馆直播热 撬动博物馆IP宝藏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疫情之下,博物馆的门关上了,云端的入口却意外敲开了。

  1月23日,故宫博物院在微博上发出闭馆公告,恢复开放时间待定。次日,全国博物馆、美术馆悉数宣布闭馆。随之而来的,是2000多个展览以线上展的形式呈现,讲解员变身主播带观众逛馆。

  这场数字化“大考”中,一些博物馆试图抓住“救命”稻草,填补闭馆以来的损失,结果会怎样呢?被疫情催生的“云看展”,带给观众怎样的体验,会不会开启博物馆业新的变革?

  疫情催生博物馆“直播热”

  今年2月,有网友发现,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放大招”,直接将去年初闭幕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特展搬到线上。这是2019年上博的年度大展,开幕仅3个多月,共接待了60万人次参观,每天络绎不绝。

  很多意犹未尽的市民上网点击“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却惊喜地发现,这个线上版本别有洞天。上博并非将线下展厅全景式搬上网,而是为网端量身定制了一套交互式的观展模式。屏幕上,董其昌乘着小船,三次南下游历山川名胜,观众点击地名,便能一览他品鉴创作书画的过程;进入“全景漫游”,还能乘着竹筏,“闯”进名画《秋兴八景图》,以第一视角赏其沿途所见之景。

  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文物局先后推介了五批共250个网上展览,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在“云”上和观众见面。故宫博物院推出“全景故宫”“V故宫”“故宫名画记”多种“云游”方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等纷纷上线重磅大展。

  博物馆之间也在“赛跑”。春节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信息部几乎全员没休息过,用副馆长陈邵峰的话来说,就是没日没夜地在调试线上展览。“19个数字展览中,有4个是新制作的,工作量很大。”

  陈邵峰在一次调研中发现,接触过线上展览的观众更有意愿到馆内参观,好比现在大家旅游前都会先做攻略,云技术可以给展览提供更立体化的传播。“前期提起观众的兴趣,后期还能继续延伸推广,新技术在这两个环节恰好发挥效用。”

  看展之余,史上最密集的博物馆直播轮番上演。各大新媒体社交平台也纷纷瞄准博物馆,各出奇招。2月20日,某APP宣布联合国内九大博物馆进行“云游”,通过直播方式实现足不出户看展。快手APP联合大英博物馆推出中国直播夜,邀请了大英博物馆的金牌解说常吉,设计了不同于现场浏览路线的独家直播路线。在平时不提供讲解的古埃及木乃伊馆,常吉全程解说,“死亡之书”等镇馆之宝悉数呈现,让网友大呼过瘾。这场大英博物馆在国内的首次直播,吸引了200万“老铁”涌入直播间,刷屏式留言互动。

  “这次疫情对博物馆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看来,通过这次“云展览”及线上产品的尝试,对博物馆界如何讲好故事、激活文物的持久生命力、融入时代发展都有所启发,“促使博物馆更大步伐地运用人工智能、虚拟漫游等新技术,借助5G和云计算带来的高速率传输,线上线下融通、输出更多精品内容。”

  互动性成“吸粉”关键

  “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有机会再给你们讲讲凌波微步、五岳剑派、降龙十八掌,这些我们馆的碑里都有。”因为一场直播,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讲解员白雪松成了“网红”。

  在他的直播里,看不到展柜,也没有文物,特立独行的他就坐在自家客厅,用一部手机和一台平板电脑,完成了一场脱口秀式的讲解。超500万人蜂拥而至,听他侃侃而谈。

  虽然都以“云博物馆”为名,多位博物馆受访者称,和最“吸”流量的直播相比,线上展览的实际效果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公开数据显示,头部博物馆流量可观,仅2月当月,多家线上展厅点击量在10万以上,“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十天内浏览总量达600万;故宫博物院将“雪中故宫”的IP延伸至线上,36万人次在“全景故宫”在线赏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数字展馆有28万以上人气……然而在不少地方性博物馆,斥资搭建的线上展厅点击量甚至不过百,无人问津。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魏峻分析,一些线上展是前期做好的存量,虽然数量很大,但是总体内容开发的深度不够,没有对展品内容、展览主题、包括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找准开发的方向,观众的满意度必然大打折扣。

  “线上展览根本不同于线下游览,与其说靠的是技术,不如说靠的是产品思维。”腾讯集团市场与公关部总经理、“云游敦煌”产品负责人李航发现,与线下观展相比,线上的用户时长和入口都非常有限,必须有一种有价值的产品创新体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展品线上化展示。

  他建议,未来线上博物馆采用新技术,要看用户的哪些游览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产品体验还需要哪些提升,让技术服务于产品本身。“做云博物馆这款产品,如何提高互动性是一个关键命题,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题材,最终用户量可能有着云泥之别。”

  或带来更多文化消费

  线上风起云涌,让疫情期间的博物馆关门不休业,也带来了新的启发。

  在这场疫情给博物馆的“大考”中,不少民营博物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实体空间无法营业,门票归零,展览延期增加了投入成本和资金压力,而以往支持美术馆项目的汽车、奢侈品等行业赞助也出现了停滞……

  然而,顶着这些压力,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木木美术馆却意外在网上“火”了。

  “面对挑战,我们别无选择。”从2月10日之后,木木美术馆推出了虚拟群展“艺术还在: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宣称要“用直播的方式跟观众走得更近”。在这个题为“一场闭馆期间的展览”中,一批全新的关乎生态主题的作品上线,并在B站上推出了线上直播,通过互动的沟通方式,为观众讲解。

  “展览没有给我们带来收入,但是带来了更为长远的收益。”木木美术馆公关总监陈璐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博物馆微信和微博的总体浏览量达到百万级,为木木美术馆带来了近万名粉丝。不少网友在公众号里留言,疫情之后,要去现场看看展览。

  陈璐坦言,如何将线上博物馆的关注度转换为线下收益,考验的是博物馆的创新运作模式。“我们需要支付艺术家和员工的酬劳,美术馆的投入和产出差距会不断拉大,需要有一定良好的商业运作来维持平衡,但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是合理并有效的,我们还在摸索之中。”

  同样经受考验的,还有公立博物馆推出的商业展。“从伦勃朗到莫奈——欧洲绘画五百年”特展是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的重磅开年大展,这一从国外引入的商业展投入不菲,因有多位欧洲绘画大师名作,“早鸟票”兜售一空。但疫情让这个展览不得不蒙受巨大损失。据统计,仅1月22日至29日的退票就超过1000张,损失严重。

  为了降低损失,广东省博物馆尝试加大文创“云销售”的力度。2月1日,馆方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在线小展册”,在微店上线展览相关的文创产品。网上文创带货,导流效果比较可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门票损失。

  与此同时,淘宝上线的各大博物馆文创“云售卖”也让人看到博物馆利用线上拓展的新生存空间。2月23日,淘宝直播联手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八大博物馆,推出一天内“云春游”,讲解员们一边介绍展品,一边铆足了劲为自家文创产品带货。

  数据显示,国家博物馆的文创带货最高一个月销售记录是277件。尽管还不能算热销,但博物馆线上带货,撬动了业内人士对博物馆“非门票经济”的联想。目前,仅在淘宝天猫平台,就已有包括故宫博物院、大英博物馆、敦煌博物馆等20多家博物馆的官方旗舰店,累计拥有超千万粉丝,其中一半以上是90后。

  随着博物馆重新打开大门,业内人士更为关心,疫情中线上博物馆模式可否反哺线下,带给疫情后博物馆更多发展的可能。

  快手“云游全球博物馆”项目负责人分析说,直播为众多曾经活跃于线下的传统博物馆带来了曝光量和可能性,博物馆也因此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更多人将眼光瞄准线上博物馆及其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文博内容是稀缺资源,我们很看重文博行业的头部资源。医疗行业、教育行业、文化娱乐行业、零售业等众多行业纷纷走上云端,直播可以为各行业赋能,带来更多文化消费的可能性。”

  拓宽博物馆的展示边界

  疫情之下,各个博物馆大范围推出“云看展”,尽管是应急之举,也为未来博物馆的形态提供了更多合理想象。

  去年,敦煌研究院推出了一场沉浸式展览——“大盛敦煌艺术大展”,观者跳出“浏览式”的观展方式,成为展览的参与者甚至主角。在赵声良看来,这种基于体验的数字艺术,将会是未来展览的重要方式。

  李航认为,新技术从“形”这个层面拓宽了博物馆的展示边界,使得拥抱了云计算、AI、VR等新技术的博物馆从线下走到了线上;另一方面,新技术以影视、音乐、游戏、动漫、文学甚至表情包等新形态诠释博物馆这一“IP宝藏”,影响当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所有的这些变化都需要用产品思维、产品能力来实现。

  相比博物馆,美术馆需要回应更多社会关切。中央美术学院(微博)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眼里的虚拟美术馆,应该和实体美术馆一样,是具有问题意识的美术馆,能够向社会提出问题、创造创意、具有思想亮点。

  “我们一直在谈新媒介展览、科技展览、科技艺术等,实际上多数是在研究体验方式、怎么互动、怎样更好玩,没有思想的内核来支撑,技术只是空洞的外壳。”王璜生说。

  通信技术给博物馆业界带来的革命,不仅限于展览本身,还可以延伸到文化保护和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能上。魏峻注意到,以往博物馆的库藏资源很多是纸本的,借助新技术可以把资源电子化,在网上就能进行虚拟展览的形式设计,也能把更多二维、三维立体资源与公众共享,提高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性。

  “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给观众呈现历史或自然中的真实物品,‘云看展’可以延伸展厅的边界感,但不能替代到场的体验感。”陈邵峰说。




上一篇博物馆线上服务:防疫展览两不误

下一篇浅谈战汉高古玉的不同艺术表达力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童话故事网  中小学生作文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高考季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天赋教育研究  天赋邂逅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茶艺文化网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现代家庭教育  网络营销传播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故事河  戏曲文化网  幸福教育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文化艺术传播网  趣搜搜  世界休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