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近代大学者顾随先生说:“禅者,万殊归于一本;诗者,一本散为万殊。”讲禅的人,把不同万物归结成一个根脉;而作诗的人,把一条根脉铺散成万千。由这句话再引申到收藏
收藏家把千百件珍玩收纳进来,可谓“万殊归于一本”;收藏家再把其中的知识其中的故事讲出来,若印成报装成书,即为“一本散为万殊”。收藏家既有禅家的悟,亦有诗人的情,所以说,他们讲的故事应是理之有解,道之有悟;他们曾经的经历,趣中蕴哲理,情中含真爱。这些故事,并非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凡初涉收藏之人,可避免入歧途受诓骗;有一定经验者,无碍老马识途再步康庄;即使是久惯沙场的老收藏家,若一览而触景生情,何妨再高谈阔论,此书续集正期待您的讲述。
收藏,新世纪最惹目的新宠。2012年,一幅李可染的画拍出一亿多元人民币的高价。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曾到其家中采访,一个不太宽敞的单元房,住着很普通的一位老人。估计,谁也不会想到,二十几年后,这个普通的单元房“产值”足抵一个特大厂区。这不是天方夜谭,是真实的现实,在书中,这类事比比皆是。
讲一个本人的故事。
笔者从三十年前痴迷于扇骨收藏,凡折扇扇骨样式只要没有的一律收纳。收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群,一类是锱铢必较,拼命追求其倒手和升值的利润空间;二类是寻找藏品的学术空间。譬如王星记扇,它是中国折扇一个重要节点,是文人小众之外执扇的一个大众群体。可惜的是,王星记扇以实用耐用为基础,旁及大众审美情趣,因此其价值不及名人扇的十之一、百之一。但人弃吾取,坚持数年,故于十几年前出版《扇骨的鉴赏与收藏》一书,没有放弃对王星记扇的研究。
此间,不是没有利润空间的。
发现王星记扇很少用湘妃竹,而90%以上用棕竹为骨,说明从清至民国棕竹成本低易加工,材料来源丰富。之所以少用乃至不用湘妃竹是因其稀少珍贵。前些年湘妃竹扇骨卖不过带雕工的扇骨,于是买了许多带斑的竹骨。其中一柄长一尺一的湘妃竹骨,镶象牙头,红木小骨,其竹地暗黄,可谓紫花蜡地。当年2000元买进,2010年曾有人出价40万元欲买,虽未卖,但其值已飙升200倍矣。这种升值的故事,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真正读出个中三昧,真还需提高境界,耐住诱惑,坚持主见。
人生是一本大书,收藏故事像是一本小人书(连环画)。40岁往上的人,几乎都是用连环画开蒙了艰深的历史知识,启蒙了最优秀的经典小说阅读。“小人书”并非幼稚肤浅,它是用最易接受的一种方式,让人入脑入心,让人过目不忘,甚至让人受益终生。
陆游有一首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坐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满村的人在听一个背着鼓的盲老人说唱,为什么如此有魅力?是因为他在说故事,一个曲曲折折的人生故事。他固然说唱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他讲的是一个真人真事,不是虚拟虚构,而是发生在东汉、一个做大官的叫蔡邕的故事。
何为故?何为事?故,是以往的过去的,事是有情节有细节的一个过程。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哪一部不是故事?哪一部不是真实的故事?就是《西游记》这部神话小说,也是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真实史实和神怪的结合。正是故事的魔力,让这些小说在民间流传几百年,登上中国小说创作最高峰,成为今天人们的津津乐道,成为人百听不厌的评书戏剧,也成为拍了又拍、编了再编的电视连续剧永不衰竭的热门……
这就是故事,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今天,我们讲的是真实的收藏故事。
何志华讲服饰收藏故事,章用秀讲书画收藏故事,边正明讲瓷器收藏故事,李子健讲家具收藏故事,罗文华讲紫砂收藏故事,杨国发讲车模收藏故事,由国庆讲广告收藏故事,崔以泰讲邮票收藏故事……讲这些故事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是收藏界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收藏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曾经发生的、刻骨铭心的事。这里有喜不自胜的“捡漏儿”,用最低的价格淘来顶级的文玩,这固然如同“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乐事一样,是收藏的第一大乐。这样的事随时都会发生,是买卖双方的角力,是眼力的考量,正像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所说:“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市场并不缺少上佳文玩,而是缺少发现,书中讲的故事,你发现其中的禅机了吗?
收藏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买藏品就是在河边走的一个过程,“湿鞋”是正常的。肯定地讲,人人都有看走眼的时候,收藏都有“走麦城”的经历。于是,收藏家们不怕自曝“家丑”,把打眼上当的故事讲出来,用一种告诫来警示,是才德兼隆的君子之风。收藏处处是陷阱,满眼是假象,他们用故事把造假的手段及蒙骗的方法揭露出来,让后人别重蹈覆辙,别再在原地摔跟斗。把花钱买来的教训广而告之、衷而劝之,真君子也。
收藏是一门遗憾的行为。遗憾有后悔的成分,也有懊恼隐含其中。收藏一似旅游,你在这个景点遇到的这个人,平生再相遇的几率几乎为零。当我们在古玩市场看到某件文物时,或因钱不凑手,或因一时犹豫,没能及时出手,这件东西失之交臂,终生再难相遇了。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海外一收藏家将一幅珍藏15年的画,私下转手卖给国内一收藏家,当几千万元重金交付旧主人时他哭了,坚持要在画上盖一方印,印文不是“某某收藏”,而是“相知相伴十五年,别时容易见时难”。虽然画卖出了好价钱,但永难相见的遗憾让人闻之动容。收藏家的遗憾,是一种珍稀怀念依恋,是对物的情缘,此等情感是小说常常无法比拟的。
最珍贵的、最奇特的、最好玩的收藏,其中的故事打上的是收藏家一生最深的烙印,收藏家们喜说乐道一世不忘,那么读过听过这些故事的人也会过目不忘,过耳永记。因为这里面既是学识也是经验。最后提示一句,此书虽是讲故事,切莫只做故事听。
当今,发财成为许多人的梦想,收藏也确实让一些人梦想成真。特别是一说收藏,有人与赚大钱画上等号。其实不然,在书中诸多的“谈主”中,都是苦心钻研了几十年,在市场上磨砺了几十年,不是只靠看几本书听几个故事就能在古玩市场叱咤风云了。古人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收藏必须要亲力亲为,既要钻研也要钻营,因为许多诀窍绝技是要自悟也要“钻营”。
这是一个波诡云谲的市场,是一个风云际会的讲堂,是一个比试眼力的平台,听一听故事,尤其听一听收藏家们讲的真故事,其实还原了市场,恢复了讲堂,搭建了一个平台。相信,今天您听他们说,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请您来说……
期待您,新的收藏家。
(姜维群主编《听藏家讲故事》一书已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
作者:姜维群
上一篇: 路边摊买回价值百万《百美图》
下一篇: 身价30亿藏家陈治木不得不说的收藏故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