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文玩收藏投资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纵览 > 中国传统文化

客家人的饮食习俗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民俗文化网


    此外,各地还有特色的品种,如蕉岭的锅督板、黄板,大埔的笋板、忆子板等。
    揭西擂茶 揭西县客家人聚居的河婆等地,喜欢饮用擂茶。凡家里来了客人,主妇必定擂一钵茶给他喝,或配以爆米花给他吃;凡邻居、朋友、亲房的姑娘出嫁之前,接受了一包喜糖之后,必定要擂一钵香擂茶请姑娘喝,以示祝贺;凡家里人病愈也要煮“擂茶”,请来那些曾经关心其健康,对其有帮助的邻居、朋友共同品赏,以作酬谢,并图个吉利。
    正月十五无霄节,家家户户都煮“十五样菜擂茶”。这种菜茶,青年妇女、小姑娘最有兴趣,她们早早就到菜园里去采来十五样青菜,其中必定要有葱(据说吃了日后会“聪明”)、蒜(据说吃了会“计算”)、荞(据说吃了就会有“窍门”)到了晚上,她们游巷、串门玩了几个时辰后,就煮擂茶来共同分享预示新年大吉。夏秋季节,农家都以擂茶为午餐。气候炎热的时候,人们劳动过后,常常不思饮食,桌上有一钵擂茶,那就十分诱人了。他们饮着喷香的擂茶,期间配吃烙熟的番薯、芋头片,咽喉顺畅、回肠荡气,既饱了肚子,又除了烦渴暑气,焕发了精神,干劲更大。
    擂茶的主要工具是木棍和带有螺纹的陶钵。木棍多为山油茶树或当泥树(山捻子树)或质韧可当药用的冬瓜瓤树。擂茶的配料十分丰富。制作并不复杂,先把花生、油麻、茶叶、园香、金不换或苦棘芯放进陶钵内,用木棍擂成粉末,泡上开水;然后把在锅里炒好了的萝卜干、芥蓝菜、蒜、青葱、黄豆、白菜、荞头、虾米等菜料放进钵里去搅匀并放些咸酥花生仁即可作饮料饮。如要吃饱,即加配白米饭或爆米花(?米),吃起来,咸、香、苦、竦、甜、甘、酸各味俱有,不但可口开胃而且别有风味。
    海丰擂咸茶 海丰县在茶的吃法上,有清茶、咸茶、油麻茶、苦刺心茶,以至茶饭,菜茶等等,吃法迥异,制法也不同,各有特色。而最为有名的,便是“擂咸茶”。“擂咸茶”,就是将日常泡茶用的茶叶抓一把放进一个特别的陶钵中,另上一些盐,以木棒不断捣匀捣碎,直到变成粉末状,倒入事先炒熟的芝麻,再冲入煮沸的开水,就成了一杯喷香的咸茶。这时,把茶用碗盛进来,撒上炒熟去膜的花生仁和炒米,就是芳香四溢,令人垂涎的“擂咸茶”了。
    海丰人待客热情,一般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串门,使敬上一杯清茶,偶尔也擂一擂咸茶;要是有亲人出远门数载方归,多半要擂咸茶遍请乡邻。倘若是久末谋面的稀客或有地位的尊长来,那就非擂咸不可了,越是尊贵的客人,茶叶的质量愈是讲究,芝麻,炒米。花生越撒得多,。吃三碗四碗是不能说多的。有人一次可以吃十多二十碗。
     吃擂咸茶必是一人备好两只碗,一只端着吃,另一只盛着咸茶备添。各人吃各人的碗,决不会混淆。如此分明,以示对人的尊重。
    有海丰,擂咸茶除用来待客外,还被用作消遣和解乏,这在女人中尤甚,女人们干活累了,或受了婆(媳)丈夫的气,或闲得无聊,便聚拢在一起擂咸茶。
    惠东咸茶
    惠东县客家地区喜欢用咸茶招待客人,凡吃过咸茶的人会沉得亲切,初尝咸茶的人则会为其独特的风味赞叹不止。这种咸茶,既可当茶,又可代饭,它的来历已无从查考,而它的制作则颇费工夫。
    先说用料,咸茶的主要原料是爆米(用饭干炒制而成或用生米在爆米机中爆成),配料则有红豆、黄豆、乌豆、花生、油麻、茶叶米、香芋等。豆类可多可少,也可用其它豆类代替。如:蚕豆、豌豆等。而花生、油麻、香菜必不可少。
    再说煮茶,先将爆米及豆类煮熟,然后放入花生粉、油麻、香菜,也可放入少许胡椒粉、茶叶碎,将味道调好,这样,咸茶便制成了,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制法,称为泡茶,即将爆米、花生粉、汕麻和香菜同时放入碗里,用开水冲泡。稍顷,出味后便可食用。
    惠东客家人除招待人外,遇到吉庆嘉事,也用咸茶,按照习俗。认家媳妇生了孩子,第三早上,主人家便要煮一桶咸茶,宴请亲戚,朋友和邻居,这称为“三朝茶”;孩子到了满月时,又煮“满月茶”;还有建新屋上梁,要煮“上梁茶”;住进新屋,要煮“居茶”;男女婚事议定后,姑娘的母亲第一次到男方家里,男方要请“亲家茶”等等。
    客家药茶
    药茶是客家地区农村群众常用的一种传统保健饮料。客家地区地处山区,可以用制药茶的原料很多,抒那些有药用价值的田人园蔬菜,树叶,表草采集起来 洗净晒干,随时泡用。
    药茶品种繁多,药用功效各异,在农村家庭较普通饮用的药茶有:消暑去痧的“布惊仁茶”、去积止泄的“萝卜苗茶”,清热开胃的“拔子叶茶”、清炎止痢的“葫芦茶”等等。其中又以紫金县特产“竹壳茶”为最著名,具有清热、去积、消炎、降血脂、减肥等多种功效,远销海内外。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素食——未来的流行时尚

下一篇余建祥:一位65岁农民父亲写给报社的一封信带给我们的教育思考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中华书画网  中国书法网  中国油画网  书画交易网  艺术传播网  民俗文化网  刺绣文化网  VI设计知识网  校园文化建设网  中国企业培训网  学习力教育中心  中小学教育网  学习力训练中心  旅游风景名胜网  城市品牌建设网  家长学院  学习力教育智库  学习型城市建设  域名投资知识网  意志力教育  健康生活网  中国营销策划网  世界民俗文化网  童话故事网  中小学生作文网  余建祥工作室  思维训练  家庭教育顶层设计  中国爱情文化网  玩中学  笑话大王  科技前沿  趣味地理  中国书画网  思维谷  中华人物谱  高考季  中国茶文化网  作文评论  天赋车站  西湖风景文化  艺术起点  艺术收藏投资  中华武术网  收藏证书查询网  广告设计知识  教育趋势研究  八卦晚报  天赋教育研究  天赋邂逅  中国酒文化网  宝宝成长网  中国瓷器网  雕塑设计艺术  中国民间故事网  珠宝文化网  世界儿童文学网  茶艺文化网  宝岛期刊  教育百科  致富经  时尚休闲  风雅中国  时尚文化  贝壳书画  中国兰花网  演讲与口才  现代家庭教育  网络营销传播网  学习力教育研究  中国文学网  中国儿童文学网  国学文化网  成语辞典  健康百科  故事河  戏曲文化网  幸福教育网  清风传播  幸福智库  文化艺术传播网  趣搜搜  世界休闲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