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暂无梁思成和林徽因伉俪圈阅、批注过的《敦煌石窟图录》与《清凉山志》原本的信息。因此,这册《大唐西域记》原本,是再现二人发现“中国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艰辛历程的唯一原本。这册应为梁林伉俪圈阅批注的《大唐西域记》原本,在历经1937年日寇侵华和1939年天津水灾,且从英资麦加利银行地下保险库流出并幸存至今,永远为“中国一代才女”(林徽因)和“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的金玉良缘和其研究生涯的夫唱妇随再续传奇。
林徽因(1904一1905)中国女作家、建筑学家。又名徽音,福建闽侯人。早年随父游历欧洲大陆。1924年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耶鲁大学。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执教。30年代从事诗歌、小说创作,组织文艺沙龙,对京派文学产生一定影响。1949年后任清华大学教授。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有《林徽因文集》行世。(见《辞海》第六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版1印,第1159页)
后人对林徽因的高度评价“……而林徽因更是成为几代人的梦中情人。她有智慧、有才情、有梦想、有主见,她可刚可柔、能屈能伸、享得了富贵受得住贫穷,她有着出众的才华、倾城的样貌、精明的处世,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见《金玉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前言》,黄志能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第2页)
梁思成(1901一1972)中国建筑学家。广京新会(今江门市新会区)人。梁启超长子。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回国后,先后任东北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其间还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中央研究院院士。1947年任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顾问团中囯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和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建筑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的设计。对中国建筑学的科学研究有贡献。主要著有《清代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营造法式注释》以及古代建筑调查报告和论文数十篇。有《梁思成文集》4卷,《梁思成全集》9卷。(见《辞海》第六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4月1版1印,第1145页)
后人对梁思成的高度评价“际遇却注定让梁思成被后人永远铭记。他深稳内敛、气度不凡,他对中国建筑的研究与贡献持续一生,是中国建筑史上第一人,是新中国城市规划的推动者,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见《金玉良缘: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前言》,黄志能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12月1版,第1至2页)
更多相关资料
问题1:珍本《大唐西域记》内为什么没有林徽因、梁思成的落款?
该册珍本《大唐西域记》是学社藏品。有古籍旧书鉴定估价专家指出,书内钤有“中国营造学社”的朱红印章,足以证明该书是学社公共财物。因此,林徽因、梁思成(特别是梁思成)作为学社的核心人物之一,能借阅到该册珍本,并能出于学术研究目的(寻找唐代木构建筑)而在书中圈点批注,但绝无在不属于自己的书上盖印落款的理由。不在书中钤盖个人私印,恰恰体现了林、梁公私分明的高尚人品。
问题2:为什么说珍本《大唐西域记》直接证明五台山佛光寺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百里挑一,甚至是数百里挑一呢?
这册《大唐西域记》是1937年2月出版印刷的。同年6月,林徽因、梁思成伉俪发现唐代木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
《梁思成全集》第三卷之《中国最古老的木构建筑》记载了唐代建筑,该文介绍:“由于在文献中极少或者缺乏材料,我们不得不寻找实例。”